叶剑英商贺龙解决八路军机关物资缺乏问题,贺怒:你这是瞧不起我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8:01    点击次数:59

抗战那会儿有一天,晋绥军区的头儿贺龙,接到了八路军里的大将叶剑英写的信。但你猜怎么着?贺龙一读这信,立马就火了,啪地把信往桌上一拍,跟边上的参谋们抱怨说,叶剑英这是压根儿不懂他,小看他贺龙了。

大伙都不清楚叶剑英信里写了啥,全都呆住了。贺龙见状,直接拿起信塞给他们,让他们自个儿瞧瞧。

大家这才明白过来,八路军那边物资真的是紧缺,叶剑英打算跟晋绥军区商量下,调拨点物资过去。当然了,人家也不是白要,打算用自家兵工厂里的武器弹药来换。

工作人员瞧了一眼,都觉得这主意不太合适。毕竟,贺老总的大方和直爽,咱们可都是心知肚明的。

这几年,敌人把延安封得死死的,那边啥东西都缺,相比之下,晋绥军区的情况还算好点。所以,只要延安那边开口说难处,贺老总每次都是把能给的都给了,从来也不跟人提啥交换条件,这根本就不是他的作风。

其实,贺龙虽然心里挺不痛快,但他还是立马叫人清点了军区的物资,着重说,得瞧瞧现在还有啥能送给八路军机关的,只要是能用的,都得送过去。

没多久,装满满当当物资的大卡车就开进了延安。叶剑英一见那些物资,脸上立马乐开了花,连连称赞贺老总真是慷慨大方。等物资都交接完毕,他就开始着手核查枪支弹药,打算让人把它们运回晋绥军区去。

没想到,来送东西的那位干部硬是不肯收,他说贺龙早有吩咐,只要负责把物资送到就行,延安这边的东西,他们是一点都不会要的。

这位工作人员偷偷把叶剑英拉到旁边,跟他说起了贺老总发火的事儿,还强调贺老总在这方面,历来都不会跟延安的任何单位提啥要求。

叶剑英听完之后,微微颔首,随即对那位干部讲道,这回真是有点亏欠贺龙同志了。他解释道,他觉得延安这边好多单位都在找晋绥军区要东西,晋绥军区压力山大,贺老总也是不堪重负。因此,虽然心里挺过意不去的,但还是想出了这个法子,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向贺老总张这个口的。

叶剑英为了让贺老总明白,专门又写了封信回去,讲清楚了为啥要用弹药来换东西,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,这么做还给晋绥添了不少乱子。

贺龙瞅见叶剑英的回信,嘴角这才咧开了,他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讲,瞅着剑英同志这是真心为我好,这下子误会说没就没了。

说真的,叶剑英对贺龙那直率的性格肯定是心里有数的。毕竟他们早在北伐战争那会儿就已经打交道了。那时候,叶剑英是新编第二师的领头人,贺龙呢,则是独立第十五师的师长。两个人都挺欣赏对方的本事和抱负,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。

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之前,汪精卫和孙科他们,得知贺龙、叶挺的政治态度变了,就琢磨着把他们骗到庐山去,好剥夺他们的军权。

叶剑英眼疾手快,瞧出了汪精卫一伙人的打算,就借着邀他们游湖的机会,悄悄跟叶挺和贺龙说了这事儿。他们几个在湖面上,一边划船一边仔细琢磨了眼下的局面,还合计了下一步该怎么做。

最后,叶挺和贺龙一拍即合,决定立刻带着队伍往南昌进发,这样一来,八一南昌起义就顺利进行了。

从这个情况能明白,叶剑英那时候已经和贺龙有了很深的交往,他们彼此间都非常信赖对方,最终这为八一南昌起义的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

从那以后,不管是在红军打仗那会儿、抗日战争的日子,还是到解放战争的时候,贺龙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,就是自个儿去开疆拓土建根据地,反观叶剑英呢,他一直待在八路军的总部。所以,他俩碰头的机会并不多。不过,他们还是常发电报互相联系,报告和了解各种情况。

这次,八路军的总指挥部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,遇到了很大的补给难题。叶剑英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贺龙。但他心里过意不去,觉得老是找贺龙帮忙挺过意不去的,于是琢磨出了别的法子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贺龙和叶剑英都因为立下大功,被评上了元帅,两人之间的交往也频繁起来。后来贺龙受到不公正对待,不再担任军委副主席,这个位子就由叶剑英接手了。

之后,贺龙将军的平反事宜,诸如找回他的骨灰等细节,都是叶剑英跟周总理汇报后,迅速调动人手去实际办理的。这么说吧,贺龙将军离世后的相关事务,叶剑英都插了手,并且还亲自盯着安排,这足以看出他们俩战友间的情谊有多深了。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